- 注册时间
 - 2007-7-26
 - 最后登录
 - 2012-4-24
 - 在线时间
 - 49 小时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2593
 - 帖子
 - 1295
 - 精华
 - 0
 - UID
 - 96
  
 
 
 
 | 
附:【姓氏的异读】 
 
    在江苏省镇江地区,眭姓较多,分布在镇江市区、丹阳市,两地虽然不属于一个方言区,但眭姓人士几乎都不愿意称他们 Suī 先生、Suī 同志。他们自称姓 Xǔ,还说不是“言午许”,而是“目圭 Xǔ ”,周边群众也只好改口。眭氏世代相传,保存了古音。 
    又如佴姓,江苏有几个县市都有。[U]句容市陈武有佴池,那里的佴姓人士都按词典上称“姓 Nài” [/U]。而江北的江都市昌松波斯庄,是一个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那里的佴姓人都自称“姓 Ni ”,说是祖先从江南苏州迁徙过来,苏州话里“耳朵”发音作 Ni duō 。后来我又遇到一位佴姓官员,他不愿意别人叫他 Nài 处长,自称姓 Mǐ 。 
    听说写《人到中年》的作家谌容,在许多场合都强调自己叫“Shén róng ”。镇江西南乡的谌姓人口,祖籍河南。也自称姓“Shén”。谌在《新华字典》里注音为 Chén 。 
 
    在读音方面,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和不同方言区的差异,许多汉字在读者方面歧异颇大,随着语言的发展,虽逐渐统一起来,但由于人们不愿“苟且”自己的姓氏,生活交际中“姓从主人”,包括读音和写法,所以不少音变现象在姓名中得以保留。尽管它违背了常识,但我们仍不得不遵守这种变形的读法,否则一是其人不予理会,还有可能给人留下见识短浅的话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