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 碧/翠,白/素 红/赤 孤/独 中国/神州   
 
【孤平】联律禁忌之一,指五言或五言以上句子中,只有一个平声字   
 
例: [山]静似太古   
 
【孤仄】联律禁忌之一,指五言或五言以上句子中,只有一个仄声字   
 
例: 花重[锦]官城 [注:假设此句作为对联时]   
 
【三平尾】联律禁忌之一,指五言或五言以上句子中末尾三字俱为平声   
 
例: 报得[三春晖] [注:假设此句作为对联时]   
 
【三仄尾】联律禁忌之一,指五言或五言以上句子中末尾三字俱为仄声   
 
例: 推窗[引月卧]   
 
【重字】联律禁忌之一,分为几点说明   
 
1.同位重字:指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   
例:“法[界]“对“世[界]“   
 
2.异位重字:指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   
例:陶匠抟泥,掌中[观]果/樵夫[观]弈,梦里入槐   
 
3.异位互重:比较特殊,允许适当使用。   
例:[万]法[一]心,[空]不异[色]/[一]心[万]法,[色]即是[空]   
 
4.虚字相重:允许适当虚字相重(如之乎者也)   
例: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   
 
【切】楹联写作专用术语,指撰联时上下联内容完全切合客观事实、现象,难以引申移作它处使用。   
 
例: 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云 (居庸关联/切地) 平地忽堆三尺雪/四时长吼半空雷(济南趵突泉/切景)   
 
【叠字法】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的方法。   
 
例: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反复法】指将同样一个字或几个字在楹联中隔句运用或者重复运用的方法。   
 
例:开关早,关关迟,迎过客过关/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复叠法】指同一联语中,既用复字又用叠字的方法。   
 
例:年年难过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   
 
【顶真法】又叫联珠法,指上下联为复句的联中,每句句尾词均为下句的句首字词,如同串珠。   
 
1.句与句联珠:例:水[车][车]水   
 
2.词与词联珠:例:水车车[水],[水]随车   
 
【拆拼法】将楹联中的汉字的形体分拆或合拼的方法。   
 
1.分拆:将汉字形体依顺序分拆成若干字。例句:[鸿]为(江边鸟)/[蚕]是(天下虫)   
 
2.合拼:将字与字或字与偏旁部首组合成其他字。例句 八刀)[分]米]<粉>/[千里][重[金]<钟>   
 
3.复合:将分拆与合拼同时使用的技巧 例:孔<夫>子,孟<夫>子,(二人)皆<仁>者也   
 
【加减法】将某副楹联出于特殊需要增加或减去一些字词或笔划组成新的楹联方法   
 
1.加字: 例: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 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2.减字: 例: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露秋霜百年愁(挽联) 流水夕阳千古/春露秋霜百年(婚联)   
 
【设问法】一种将设问的方式来代替平铺直叙的写作楹联方法   
 
1.设问作答: 例:经忏可超生,难道阎王怕和尚?/纸钱能赎命,分明菩萨是贪官!   
 
2.设问求答: 例: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居后,小子本儒人,不敢在前!不敢在后!   
 
3.设问不答: 例:磨砺以顺,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子手段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