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7-6-16
 - 最后登录
 - 2016-12-12
 - 在线时间
 - 4229 小时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16983
 - 帖子
 - 7571
 - 精华
 - 10
 - UID
 - 12
  
 
 
 
 | 
达之 
简介:“网络楹联学会”会员,“联都”版主,“北国网楹联频道”贵宾。  
 
1、 
念物力艰难,工巧发明不简单,于受用千般,千千莫作轻松想; 
思佛身广大,神通变现甚奇妙,对日常一切,一一须存恭敬心。 
 
2、题《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实无二法; 
大乘佛果,唯有一乘。 
注:《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乘,可读sheng(四声),亦可读cheng(二声) 
 
3、 
恩爱绵绵一世缘,叹此身如寄; 
尘寰扰扰百年梦,问何处是归。 
 
4、 
知当下一心是佛; 
观现前万法皆空。 
 
5、集佛经句 
从闻得智 
以信除疑 
注1:《法句经》云:"信乃得道,法致灭度。从闻得智,所到有明。" 
注2:《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卷3云:"佛言:快哉大士,以信除疑。" 
 
6、 
虽证涅槃,亦无灭者; 
但持名号,得往生之。 
注1:《思益梵天所问经》卷1云:"虽证涅槃,亦无灭者。" 
注2:《阿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又,《阿弥陀经要解》卷1云:"但持名号,径登不退。" 
 
7、流水对 
能于正法真行者; 
即是众生大福田。 
 
8、 
圣不立知见见见; 
佛无所说如如如。 
注1:《楞严经》卷5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 
注2:《古尊宿语录》卷11云:"见见见时当见性,闻闻闻处要闻心。" 
注3:《中论·观涅槃品》云:"诸法不可得,灭一切戏论。无人亦无处,佛亦无所说。"又,《宗镜录》卷29云:"若离众生言说,即佛无所说。" 
注4:《金刚三昧经·真性空品》云:"不中之法,离於三相。不见处所,如如如说。"如如如说:指相应于真如之理的言说。首字之"如",即相应之意;次之"如如"二字,即指真如之理。 
 
9、 
尘劳幻梦明明有; 
妙用恒沙恰恰无。 
注1:永嘉禅师《证道歌》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注2:《禅宗永嘉集》云:"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10、 
不生不死,不死不生,生必然死,死必然生,生前有死,死后有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死生,死生生死,于生死轮回,虚生浪死,难得了生脱死,愁愁愁,死生亦大矣; 
见色见空,见空见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外无空,空中无色,色色空空,空空色色,色空空色,空色色空,悟色空平等,体色入空,原来性色真空,妙妙妙,空色岂殊哉。 
注1:体色入空:即体色入空观、体空观,系指不待析破色、心诸法,而直接体达"因缘所生法,当体即空"之观法。 
注2:《楞严经》卷3云:"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11. 
了达众生非实相; 
洞明自性是如来. 
 
12. 
三更梦际百年过; 
一觉醒时万境亡. 
 
13. 
鸟声婉转说真谛; 
树影婆娑现法身. 
 
14. 
妄念如流何急也; 
真心似月不随之. 
 
15. 
宝珠未失云何得; 
迷子不知还是穷. 
注:见《法华经》衣珠喻,穷子喻。 
 
16. 
愚夫不解空空义; 
智者常怀了了心. 
注1:《楞伽经》卷2云:“甚深空空义,愚夫不能了。” 
注2:《菜根谭》云:“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17. 
彻底掀翻无一事; 
完全看破笑三声. 
 
18. 
不求自利而回向; 
但愿众生皆出离. 
 
19. 
无我无常无造作; 
是空是苦是因缘.(题四正见) 
注:四正见:指苦、空、无常、无我等四种正见。 
 
20. 
从来妙手无多子; 
哪有金针与众人. 
注1:妙手无多子:禅林用语。妙手,即绝妙之手段、方法;无多子,即无特别之意。意谓虽为妙手,却无任何特别之处。 
注2:有“金针度人”的成语,谓把某种技艺的秘法、诀窍传授给别人。元好问《论诗》之三云:“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21. 
菩萨慈悲,由真心而出; 
如来智慧,非妄念所知. 
 
22. 
片云点太清,实非本体; 
大海生浮泡,不是全潮. 
注1:《楞严经》卷9云:“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 
注2:《楞严经》卷2云:“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 
 
23. 
本无月缺月圆,它随顺你; 
虽有花开花落,你任由它. 
 
24. 
我法妙难思,惟有拈花笑; 
禅心空费解,且听弹指声. 
 
25. 
我色是空,树影婆娑随你踩; 
此心自在,花枝招展任人评. 
 
26. 
无物能留,半片残云飘岭后; 
有何可得?一轮圆月挂天边. 
 
27. 
一切众生非众生,甚深义趣诚当信; 
十方诸佛念诸佛,微妙法门难得闻. 
 
28. 
去日苦多,来日无多,如少水鱼何乐耶; 
人身难得,我身已得,开正法眼不虚之.(题“普贤警众偈”) 
注1:普贤警众偈:即“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见于《华严经》、《法句经》等。 
注2:正法眼:体会正法的智慧。又称清净法眼。眼,指智慧。 
 
29. 
教契因缘非造作,穷极道时,无字无言皆是教; 
宗通根本法天真,达于义者,有声有色不离宗. 
 
30. 
菩提证果,有严净土,有清净身,莫言无,莫言断灭; 
般若观空,如旋火轮,如大火聚,不可住,不可取持. 
注1:《宗镜录》云:“但内守一,攀觉流动,皆从妄生。如旋火轮,辍手则息。” 
注2:《大般若经》云:“般若如大火聚,四面不可触。” 
 
31. 
难得尘缘一百年,醉梦酣兮!看这些芸芸之辈,滚打摸爬,到头来,枉费了一生心力,人去楼空,成功也是一抔土; 
长嗟历史几千载,风流逝矣!想当初衮衮诸公,纵横驰骋,撒手后,徒留下几片山陵,时移世异,遗迹无非几块砖. 
 
32. 
天象轮回寒暑推,地形变化沧桑替,空空色色总难留,弹指一挥,问尘缘幻梦有谁醒; 
物情深奥贤明少,人性参差顽劣多,苟苟营营都混过,登台出局,叹世事乱棋由此来. 
 
33. 
就尘垢坐金刚道场,灭心行解甚深秘密,幻变真常本贯通,大悲不可称量,周流三界施甘露; 
于世间证究竟涅槃,离言语转微妙**,菩提方便皆圆满,极果无从思议,超越时空济众生.(题三世诸佛) 
 
34. 
在位做官,须讲三分公理,因果莫推后世,世事总无常,有来路,岂无去路?得意时,还要留三分退路; 
待人接物,应留一点真情,是非勿论前缘,缘由难说尽,将此心,略比彼心!用权处,也该讲一点良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