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氏文化中心”全国征联大赛获奖作品 
 “吕氏文化中心”全国征联大赛
 
 
 获奖作品
 
 
 (附:特邀作品)
 
 
 一、一等奖(5联)
 
 
 1、王 敬(江苏)
 
 
 依地利而兴族望,源晋鲁肇基,当承千载炎皇裔胄;
 
 聚人和以振家声,喜永康开派,又续一篇吕氏春秋。
 
 
 2、万峥嵘(湖北)
 
 
 纶垂渭水,阅几度春秋,何时仙侣同游,四海归心期凤翥;
 
 构筑东屏,弘千秋姓氏,此地宗亲共举,九州同脉看龙腾。
 
 
 3、李 仁(福建)
 
 
 天地苍茫,古今倏忽,聆听千载神奇,我欲因之追远梦;
 
 文源潋滟,史脉斑斓,演绎几多壮烈,谁能到此忘前贤。
 
 
 4、谢 毅(辽宁)
 
 
 吕氏为神农苗裔,代有彦英。想尚父佐周,纯阳得道,晦叔谨政,蒙正求贤。叹几多、经文纬武,高标雅量,衮衮名流烁古今。瓜瓞远延芳,遍布九州称大姓;
 
 中心占胜地风光,天开图画。看丹崖映日,碧水飞霞,山麓团花,湖滨簇锦。引无数、问祖寻根,兴慨激怀,拳拳敬意来遐迩。子孙皆继美,腾飞四海慰先宗。
 
 
 5、韦化彪(解放军)
 
 
 追寻吕氏春秋,恍惚间,牵起梦中青埂,画里丹阳,岁月千年情不老;
 
 离别永康时刻,留恋处,涌来细雨如愁,乡音似酒,山川万物爱尤深。
 
 
 
 二、二等奖(10联)
 
 
 
 1、崔钢兵(湖南)
 
 
 梦里(裏)故乡,永康系我一生爱;
 
 心中先祖,吕氏联宗万里亲。
 
 
 2、杜向明(河北)
 
 
 捧山川为俎豆,捻水土为香火,斟品质一樽,酹向永康,长泽祖脉;
 
 掬日月以襟怀,播风云以海天,簇文化万锦,铺开华夏,大耀族徽。(改)
 
 
 3、罗时雍(江西)
 
 
 九万里家声,四千年族史,尽收祠宇辉东土;
 
 五金都盛世,百强县蓝图,欣看吕氏续春秋。
 
 
 4、朱其亮(河南)
 
 同聚东屏南麓,毋言哪里来,皆怀切切寻根愿;
 
 共为吕嗣炎孙,无论何方去,定捧拳拳报国心。(改)
 
 
 5、刘凌云(湖南)
 
 
 五千年历史如韶乐,有先吕奏瑟弹筝,今朝吕氏中心,犹敲响黄钟大吕;
 
 百强市风光似画图,看永康流香溢彩,此日康庄大道,更直通幸福安康。(改)
 
 
 6、黄菊梅(浙江)
 
 
 巍巍华构动星云,八方朝祖,四面归心,祥龙驻跸;
 
 郁郁汗青辉日月,万古流芳,千秋传誉,彩凤来仪。
 
 
 7、苏振学(山东)
 
 
 千秋望族,蔚起人文,统玉振金声,共奏强音传大吕;
 
 万里新天,宏开气象,濡春风夏雨,齐挥巨笔谱华章。
 
 
 8、薛英才(山西)
 
 
 盛举建中心,捧心香一瓣,吕氏德传承,文化交流吟绝唱;
 
 怀诚溯根脉,纵地域五洲,中国心不改,宗亲奉献铸高风。
 
 
 9、吴猷`放(浙江)
 
 
 吕氏文化,中国历史长河里奇葩一束;
 
 太平郡邑,华夏吴越大地中福弟千家。(改)
 
 
 10、张小菊(湖北)
 
 
 故里迷人,何日重游,云中犹意千层翠;
 
 宗亲好客,今朝回味,心上仍生一阵香。
 
 
 
 三、三等奖(20联)
 
 
 1、胡树彬(贵州)
 
 
 千年历史,百代兴衰,自姜尚定国、不韦安邦、雉后掌权,血脉遍通世界,天下大姓莫忘吕;
 
 万里江山,几多跌宕,此太平湖畔、飞凤山麓、卧龙窟旁,恢弘新构祠宇,文化中心更为强。(改)
 
 
 2、赵金龙(湖北)
 
 
 阅古今俊彦丰功伟绩于青史之中,朝读夕拜,斯诚美矣;
 
 融祠宇宗亲厚谊深情在湖山之内,春邀夏约,岂不快哉。(改)
 
 
 3、侯海雄(浙江)
 
 
 情连吕氏族中,文化交流,但愿今生红叶寄;
 
 根在太平湖畔,人心向往,定当他日彩云归。
 
 4、金震欧(浙江)
 
 承伯夷而立根基,源晋鲁而衍支派,禹甸共流芳,仰千载门荣,先哲遗风垂典范;
 
 敬宗祀以铭祖德,启后昆以振家声,东屏今兆瑞,看九天凤舞,太平韶乐报馨香。
 
 
 5、曾清严(福建)
 
 
 华宗盛永康,犹思浩漫春秋,父祖艰辛,西壤北陲驱寂寞;
 
 吕氏享长乐,不避炎凉冬夏,亲朋怡悦,东屏南麓颂清平。
 
 
 6、陈凯(河北)
 
 
 缅先民,仰尚父佐周,纯阳试剑,云溪治典,公望讨袁,谒诚为相,为仙,为儒,为帅,皆心怀八级,万代鸣黄钟大吕;
 
 邀胜景,揽东屏丛翠,峡坝鸣波,列岛擎旗,太平拱秀,披胆聚仁,聚智,聚勇,聚贤,竞业旺五金,四时续青史新篇。
 
 
 7、赵秀敏(广东)
 
 
 开卷问前贤,谁能继渭水钓歌、子明学业?论才富安家邦策;
 
 凭栏飞逸兴,我亦书太平景物、浩荡湖山,振笔长歌吕氏风。(改)
 
 
 8、周渊龙(湖南)
 
 
 遗徽应犹在,自秦汉以迄唐宋明清、大将、后妃、重臣、绵绵不息、九霄日色连天迥;
 
 世业尚传承,从中原而延东南西北、诗人、学者、志士、滚滚如潮,万马涛声接地来。
 
 
 9、汪中亮(安徽)
 
 
 浩繁史篇,吕氏先贤擎天拢地,多少风云听叱咤;
 
 彭湃商海,永康舵手破浪扬帆,几番起伏揽洪流。(改)
 
 
 10、仝伟杰(河南)
 
 
 水秀山媚,壮吕氏风情,万象新天开画卷;
 
 云蒸霞蔚,添永康魅力,一城春色醉诗心。
 
 11、陈竞明(广西)
 
 
 太平湖畔,毓秀钟灵,先贤奠千载宏基,问祖同来长乐处;
 
 风水地中,腾龙跃虎,后裔赢百强美誉,兴邦合唱永康歌。
 
 
 12、刘光远(山西)
 
 
 历千载祖德绵长,数吕氏名流滚滚,以崇礼尚仁,延续春秋,万古遗风荣胜迹;
 
 隔四海乡土眷念,振家声后秀煌煌,凭发祥福地,重燃岁月,五金盛誉甲全球。
 
 
 13、余纯金(湖南)
 
 
 肇建中心,凝聚人心,认祖以归宗,合族同心思报国;
 
 交流文化,加强教化,知荣而识耻,民风淳化利安邦。
 
 
 14、温家广(江西)
 
 
 千年风水独优 , 看太平湖静、东海浪翻,早有雄心绳祖业;
 
 百世冠裳不绝 , 欣麟趾传芳、瓜瓞衍茂,岂无巨擘续春秋。
 
 
 15、何长庆(四川)
 
 
 灵地天然供画本,丹崖碧嶂,秀水平湖,喜古埠焕新,彩凤来仪称鼎盛;
 
 名门自古毓人才,吕尚奇谋,子明勇略,欣后贤蔚起,云鹏展翅竞风流。
 
 
 16、渠敬臣(江苏)
 
 
 泱泱望族,文韬武略,封侯拜相,曾奏黄钟大吕;
 
 郁郁东屏,水秀山灵,跃虎腾龙,再书盛世华章。
 
 
 
 17、杨拔尤(湖南)
 
 
 胜景醉游人,霞飞日丽,燕舞莺歌,千古江山千古翠;
 
 风光开画卷,阁灿星稀,山欢水笑,满楼明月满楼诗。
 
 
 18、吕龙魁(永康)
 
 
 相佐三朝政辅三代赫赫丰功垂青史;
 
 符持两浙策反两杭昭昭伟业耀神州。(改)
 
 
 19、吕龙德(永康)
 
 
 祠宇辉祖德,凝聚业界精英,康庄大道齐富裕;
 
 氏族继传统,荟萃学林骚客,与时俱进共辉煌。(改)
 
 
 20、胡振宇(永康)
 
 
 先行者安邦定国谱成吕氏千秋文化;
 
 后来人革故鼎新铸就神州万代鸿基。
 
 
 
 四、优秀奖(100联)
 
 
 1、张 姝(北京)
 
 
 永世其芳,吕氏中心不老长春,文化荣福地,为崛起之魂,彦涌杰增,形仪流丽,铸诚信真情,偕神州炳蔚,赫赫各声鹏举九霄,再展鸿猷奏凯曲;
 
 康庄大道,宗亲旨意畅达寰宇,金辉富洞天,乃腾飞之翼,商稠工茂,稻麦飘香,融和谐美景,共外界恢弘,泱泱风范鹊传八表,续妆胜境谱新篇。
 
 
 2、梁罗林(广东)
 
 
 溯伯夷以正根源,开永康以旺宗亲,氏人多俊彦,辈有大名垂宇宙
 
 和四海而承道义,立华夏而扬善美,族子尽风流,每教椽笔赋春秋、
 
 
 3、董汝河(河北)
 
 
 百世吕氏,纵列横连,一脉亲情为纽带;
 
 五洲华裔,德交谊往,千年文化架桥梁。
 
 
 4、张 强(山东)
 
 
 东屏山秀,南麓水清,望吕氏中心,万里每萦先祖梦;
 
 春雨丝长,秋风意厚,喜芳香禹甸。千年总启后人怀。
 
 
 5、贾雪梅 (四川)
 
 
 伯夷启万世宗风,有渭水钓翁,岳阳仙客,并千秋名士名臣,增光谱牒;
 
 胜地称五金都市,兼人文厚重,山水秀奇,会四海同根同脉,振奋家声。
 
 
 6、黄永君(河北)
 
 
 氏族昌盛,若有来生还姓吕;
 
 文化繁荣,倘无此处哪兴宗。
 
 
 7、金俊文(广东)
 
 望族显名门,血脉相承,不愧黄钟兼大吕;
 
 永康居宝地,江山不老,长看紫气绕东屏。
 
 
 8、赵文华(辽宁)
 
 
 贤风遗后辈,致一姓擎天,四海朝宗,忽开阆苑邀赤子;
 
 古邑驻文明,更五金载誉,百工名外,竟惹全球向永康。(改)
 
 
 9、董 伟(安徽)
 
 
 太公拜相,吕祖升仙,奇才自古多奇遇;
 
 文化传情,中心聚客,大业乘时唱大风。
 
 
 10、廉宗颇(山西)
 
 
 溯吕祖万千尊,列华夏卷中,伟绩丰功昭日月;
 
 倾心头一瓣香,聚太平湖畔,清风雅韵荡乾坤。
 
 
 
 11、刘志刚(甘肃)
 
 
 天下同一吕,说甚高低贵贱亲疏,祖共伯夷心共脉;
 
 祠中纳五洲,多些友爱真诚信义,情无界线业无涯。
 
 
 12、李树先 (北京)
 
 
 承接薪火慰先贤,放眼未来,重开骏业;
 
 激励宗亲传后辈,回头过去,再振家声。
 
 
 13、程方才(湖北)
 
 
 载史册以显家声,仰宰辅经纶,神仙风度,英雄武略,儒士文章,自有担承,代建勋功兴国祚;
 
 衍支流而怀祖望,是舜禹种氏,华夏子民,姜炎苗裔,永康世族,其逢昌盛,堂开大雅聚宗亲。(改)
 
 
 
 14、李朝林(江苏)
 
 
 太平水美文蕐萃;
 
 大吕音高曲意工。
 
 
 15、乔中兴(山西)
 
 
 如多拜相封侯,曾使吕门成望族;
 
 愿此东屏南麓,常为俎豆透馨香。
 
 
 16、崔金銮(山西)
 
 
 绍宏宗族前绪,拜谒追思,联谊八方,自有后贤兴胜地;
 
 增辉华夏文明,运风致气,蜚声四海,再承先圣壮云天。
 
 
 17、楼晓峰(浙江)
 
 
 盘点史书,传承文化,继往开来弘正道;
 
 褒扬国粹,赞誉精英,承前启后护清流。
 
 
 18、张儒刚(河北)
 
 
 你从远古走来,人神共赞,百家姓里存璀璨;
 
 我向辉煌奔去,天地同行,万卷书中续春秋。(改)
 
 
 19、黄宗贵(广西)
 
 
 昔之拜相封侯,举世同钦传德望;
 
 今者兴邦旺族,与时俱进续春秋。
 
 
 20、肖维宗(湖南)
 
 
 湖镶宝镜,山列画屏,引来金凤舞;
 
 村笼祥云,户扬玉律,唱响太平歌。
 
 
 21、黄维宜(湖南)
 
 
 吕氏贤良三百代;
 
 春秋历史五千年。
 
 
 22、赵进轩(山东)
 
 
 先贤曾奋发,封侯拜相,治国齐家,永康望族承鼎盛;
 
 后裔复图强,兴业崇文,联谊交友,神州诸吕展风流。(改)
 
 
 23、庄德同(江苏)
 
 
 中华族脉承龙脉;
 
 吕氏中心铸爱心。
 
 
 24、刘永存(黑龙江)
 
 
 临碧水,倚青山,殿宇恢宏腾瑞气;
 
 庆黄钟,扬赤帜,家国昌盛慰先贤。
 
 
 25、吕群勇(永康)
 
 
 和谐永康,高品劭德传万代;
 
 盛世太平,伟绩丰功耀千秋。(改)
 
 
 26、吕雍元 (浙江)
 
 
 欣逢盛世修族谱以彰其祖;
 
 喜遇太平建宗祠克昌厥孙。
 
 
 27、陈基金(江苏)
 
 
 历朝吕氏,人才辈出,丰功昭日月;
 
 今日永康,经济腾飞,重彩写春秋。
 
 
 28、吴孝弟(广东)
 
 
 望东屏叠翠,碧水含烟,千古风云犹在眼;
 
 看飞凤呈祥,明珠送瑞,未来精彩待从头。
 
 
 29、高文富(香港)
 
 
 神农苗裔系源姜,望出河东山东,奇葩发永康,叶茂枝繁当一面;
 
 舜帝大臣封在吕,名扬天下吴下,宝树撑华夏,根深蒂固续千秋。
 
 
 30、许沪新(河南)
 
 
 何方惬意?冬赏游云夏沐清风,袭一脉人文,吕氏中心犹醉客;
 
 此处舒怀,身藏灵气体扬妙韵,揽万般锦绣,太平湖色总怡情。
 
 
 31、廖连娇(广东)
 
 
 谁立丰功,一祠记本;
 
 何来事业,百代思源。
 
 
 32、周绍辉(辽宁)
 
 
 傍水依山,旅游胜地风光迥;
 
 寻根问祖,文化中心俎豆香。
 
 
 33、吕美娥(福建)
 
 
 文化中心,凤巢新筑;
 
 太平湖畔,友脉永传。
 
 
 34、任福兴(永康)
 
 
 龙卧太平湖,扬波起舞;
 
 凤栖东屏山,展翅放歌。(改)
 
 
 35、吕连起(永康)
 
 
 萃聚华章昭宗穆祖族制承先训;
 
 彰显英贤秉功承德家规励后昆。(改)
 
 
 36、吕彭年(永康)
 
 
 创建千秋伟业;
 
 毋忘祖德宗功。(改)
 
 
 37、马德银(永康)
 
 
 满目青山,抱一湖绣水,波光天色辉日月;
 
 望族吕氏,出无数英贤,报国安邦誉中华。
 
 
 38、吕振元(永康)
 
 
 宜诗宜画看如此江山曾多俊彦;
 
 春来春去历几度兴废又建宏祠。(改)
 
 
 
 39、吕居清(永康)
 
 
 驰骋中原,成周辅宋,呕心沥血缔禹甸;
 
 翱翔寰宇,尚武崇文,披坚执锐创辉煌。
 
 
 40、吕金生(永康)
 
 
 门迎绿水观鱼跃;
 
 背靠朝山听莺歌。
 
 
 41、吕银堆(永康)
 
 
 缅怀先祖功德盖世垂青史;
 
 喜看后裔业绩辉煌展宏图。
 
 
 42、柳久第(湖南)
 
 
 造物在天,得天独厚,开千古未有之宏,靓丽江山助君气派添磅礴。
 
 会心于本,思本弥深,际一族新兴之际,雄昂家庙于此风光更斑斓。(改)
 
 
 
 43、张如珍(广东)
 
 
 口口相传寻祖地:
 
 心心互印壮尧天。
 
 
 44、姜会才(江山)
 
 
 禹甸国中名岳:泰、衡、恒、华、嵩,巍峨高峻;
 
 太平湖上奇山:龙、凤、牛、梅、椅,绚丽多姿。
 
 
 
 45、章跃刚(湖北)
 
 
 吕氏本炎黄一脉,自不分,县界,省界,国界;
 
 春秋乃华夏共荣,谁还论,河东,江东,山东。
 
 
 46、张志玉(河南)
 
 
 携万里风尘,祭祖太平湖,盛世终圆吕氏梦;
 
 带千般眷恋,寻根永康市,众亲尽吐族人情。
 
 
 47、解维汉(陕西)
 
 
 远祖自风流,烁古辉今,堪追思渭水耆英、岳阳仙客;
 
 吕门多俊彦,擢灵撷秀,须记取立朝正色、夹袋储才。
 
 
 48、王珍珠(安徽)
 
 
 一门武将文臣,展拓炎黄功德;
 
 千载艺人学者,恢张华夏文明。
 
 
 49、贺成元(内蒙古)
 
 
 数千年历史江河,大浪淘沙,创写春秋扬吕氏
 
 九万里家邦砥柱,中原逐鹿,匡兴社稷耀吾门
 
 
 50、冯 超(湖南)
 
 
 先贤辅国芳青史;
 
 后秀弘文誉永康!
 
 
 51、何沁学(山西)
 
 
 尚道寻根,一脉春秋成气象,宗亲共举;
 
 兴源开宇,千年事业续文明,世代永康。(改)
 
 
 52、陈开益(四川)
 
 
 卧虎藏龙,堂隐青山兴吕氏;
 
 腾蛟起凤,门迎碧水旺宗亲。
 
 
 53、叶 丹(湖北)
 
 
 睿智先祖,风华后裔,平添些佳话馨史册;
 
 蓬勃永康,旖旎太平,矗起此文馆荟群英。
 
 
 54、傅声乔(湖南)
 
 
 历史五千年,有将相王候,文臣武将,名人辈出彰祖德;
 
 环球八万里,喜妇孺老少,学士儒商,游子纷归重宗亲。
 
 
 55、马瑞新(山东)
 
 百族同根,百姓同源,共流一脉龙人血;
 
 万川向海,万峰向岳,永葆千秋中国心。
 
 
 
 56、唐英敏(山东)
 
 
 八方先贤乘鹤至,
 
 四海吕氏载福来。
 
 
 57、黄 斌(福建)
 
 
 口口相亲,一脉和融兴骏业;
 
 时时俱进,兆民发奋振尧天。
 
 
 58、李家桥(湖北)
 
 
 吕氏辉煌,兴百代家风,地灵人杰传千古;
 
 春秋鼎盛,启一方文化,源远流长续万年。
 
 
 59、吕小红(北京)
 
 
 望门毓龙凤,江山代有才人现。
 
 吕氏传薪火,勋业长新青史存。
 
 
 
 60、刘育生(湖北)
 
 
 溯本思源,三进厅堂垂景仰;
 
 凝精聚秀,五金都市焕人文。(改)
 
 
 61、李海章(江苏)
 
 
 千水浪翻,千山翠拥,千里客来,太平不老;
 
 五峰旗展,五谷香飘,五金名著,吕氏恒昌。(改)
 
 
 62、东 璈(辽宁)
 
 
 脉承炎帝,瓜瓞绵绵,为相、为君、为吏、为仙,各以辉光昭日月;
 
 望出河东,德功赫赫,立行、立政、立言、立事,再凭勋业著春秋。
 
 
 63、金 越(辽宁)
 
 
 远秉雅风,以忠孝传世,勤俭持家,自古名门长鼎盛;
 
 近开新貌,喜经济腾飞,人文焕彩,而今望族更欣荣。
 
 
 64、龙包海(江西)
 
 
 南麓流光,北地朝宗,望族吕氏,俊才潮涌,八仙过海夺魁首;
 
 东屏溢彩,西津寻梦,古邑永康,巨贾云集,九域慕名取圣经。
 
 
 65、黄锋吉(广东)
 
 
 劈地开天,家史融为国史;
 
 分流发派,族人代有名人。
 
 
 66、傅士文(河北)
 
 
 五千年浩史中,屡现族人健影;
 
 八万里新风里,长讴吕氏豪歌。
 
 
 67、 徐振江(浙江)
 
 
 承先贤,吕氏春秋千古盛;
 
 启后裔,永康翰墨万年长。
 
 
 68、廖文化(广西)
 
 
 东屏山壮哉,木秀于林,繁衍千枝缘故土;
 
 太平湖阔也,流长在水,奔腾万里溯源头。
 
 
 69、武德巍(天津)
 
 
 世族流芳久,英杰迭起昌文化,频献丰功荣故国;
 
 后昆继业荣,宗脉齐兴拓未来,纷呈异彩壮新天。
 
 
 70、肖长林(贵州)
 
 
 临水泛舟,凤凰夏茂坐金椅;
 
 环山拱秀,聚弄眠牛观落梅。(改)
 
 
 71、东方锦(安徽)
 
 
 延一脉人文,渊源有自;
 
 历千重风雨,心手相牵。
 
 
 72、李廉德(福建)
 
 
 吕氏流长源远,昔日兴邦创业功高垂万世;
 
 永康人杰地灵,今朝裕后光前德厚惠千秋。
 
 
 73、吕舜治(湖北)
 
 
 华夏道德文章千秋事;
 
 吕氏精神家园万代耕。
 
 
 
 74、方首维(湖南)
 
 
 南临湖水,北靠屏山,恢宏典雅,殿宇轩昂,中心三进华厅迎族友;
 
 古治国家,今崇文化,智勇贤能,人才荟萃,吕氏千秋故地溯根源。(改)
 
 
 75、郑启发(湖北)
 
 
 中心馆内乾坤大;
 
 吕氏源头日月长。
 
 
 76、赵黄龙(山西)
 
 
 水库太平,村落太平,地舆历史太平续,更赖太湖添画境;
 
 乡约吕氏,春秋吕氏,文化中心吕氏冠,自依吕律壮名声。
 
 
 77、吕清泉(浙江)
 
 
 昔始祖太公,渭水遇文王辅大周名垂青史;
 
 今裔孙吕氏,永康逢盛世创精品誉满中华。
 
 
 78、吴迟(安徽)
 
 
 放眼东屏,尽得湖山胜概;
 
 顷怀祖德,难忘血脉亲情。
 
 
 79、吕万石(江西)
 
 
 青山绿水引先贤驾鹤歌安乐;
 
 紫气红霞招后辈挥毫颂太平。
 
 
 80、吕有珩(江西)
 
 
 太平湖畔,观无限胜景,贤能辈出,丰功献爱荣先祖;
 
 安乐苑中,读万千华章,俊杰长兴,壮志传诚育后裔。
 
 
 81、李弟兰(广西)
 
 
 《吕氏春秋》汇先秦学说,治国化民催一统;
 
 《蓝田乡约》聚故里亲邻,齐家修已促和谐。
 
 
 82、吕耀松(缙云)
 
 
 遍阅千秋,舍公其谁,一线直钩钓九鼎,谈笑间旋转乾坤,贤者圣者;
 
 统观寰宇,是吾吕氏,满堂豪杰闯五洋,弹指处经天纬地,堂哉皇哉。(改)
 
 
 83、邵庆贵(河南)
 
 
 龙腾太平湖,祖德流芳,光耀四海,千秋宗恩酿澍雨;
 
 凤舞东屏山,孙枝启秀,根延五洲,万载吕脉荡春风。
 
 
 84、张子训(浙江)
 
 
 弘扬吕氏精神,家训铭心,勤学修身,正道长存邪道废;
 
 团结全球族姓,崇贤明礼,求知达理,亲情永固义情深。
 
 
 85、邓秀彬(江西)
 
 
 忆往昔,旺族吕氏代代人才辈出;
 
 看今朝,盛世永康年年歌舞升平。
 
 
 86、赵彦青(山西)
 
 
 兴伟业,五金都奏响经济腾飞曲;
 
 联宗亲,吕氏人高歌民族团结诗。
 
 
 87、黎尊碧(湖北)
 
 
 历代大椽笔,书耶,诗耶;试也,论也;
 
 满门旷世才,将者、相者;儒哉,仙哉。
 
 
 
 88、李 侠(北京)
 
 
 有天才,有通才,有英才,永康吕氏兴天下;
 
 无县界,无省界,无国界,文化中心纳五洲。
 
 
 89、周旭才(湖南)
 
 
 世界大同,文化中心瞻吕氏;
 
 人间有爱,永康胜地叙亲情。
 
 
 90、张绍斌(江西)
 
 
 彰大吕古韵今声,俎豆长馨繁衍史;
 
 仰先贤文韬武略。风云再起太平湖。(改)
 
 
 91、吕智超(永康)
 
 
 东屏南簏,湖光山色收眼底;
 
 太公后裔,国盛族昌记心头。
 
 
 92、吕智杰(永康)
 
 
 敬宗孝祖偕青山花开花谢见证千古;
 
 敦族睦亲伴碧水日出日落恩泽万方。(改)
 
 
 93、吕晓辉(永康)
 
 
 逢盛世建宗祠仰千秋功德;
 
 选太平创伟业树万载丰碑。
 
 
 94、胡根升(永康)
 
 
 前人多圣贤,养性修身,定国安邦酬壮志;
 
 吾辈少平庸,见贤思齐,与时俱进谱新篇。
 
 
 
 95、楼祖金(永康)
 
 
 太平胜景,广聚日月精华;
 
 吕族英才,大书天地文章。
 
 
 96、徐云楼(永康)
 
 
 文化中心,向往前景无国界;
 
 吕氏后裔,弘扬先贤有家门。
 
 
 97、蒋静安(永康)
 
 
 郡溯东平通一脉水源木本;
 
 支分丽州振万年祖德宗功。
 
 
 98、吕德明(永康)
 
 
 太平江畔民殷物阜士农工商皆昌盛;
 
 永康吕裔人杰地灵渔樵耕读尽繁荣。
 
 
 99、吕铁江(永康)
 
 
 落脚生根,繁衍兴丁,承先启后千年史;
 
 精心创业,诚信处世,古往今来五宗人。
 
 
 100、李俊和(吉林)
 
 
 继先贤而弘远志、箴后胤以守嘉行,崇礼尚仁,吕氏千秋源晋鲁;
 
 承厚泽乃振家声、沐隆恩尤兴族望,敬宗尊祖,华胞一脉系炎黄。
 
 
 
 
 
 
 
 
 附:特邀作品
 
 
 
 1、杨长乐(永康)
 
 
 四海宗亲,问祖寻根,吕氏一家除域界;
 
 八方雅客,谈文论史,才思万缕织情缘。
 
 
 金凤衔珠,神龙翘首,刘基堪舆占宝地;
 
 飞阁耸翠,画栋收虹,吕氏筑台汇新文。
 
 
 从伯夷治水,到叔尚督军,数显先贤风范;
 
 在翠麓成阁,迎碧湖卧龙,频彰后进楷模。
 
 
 吕氏文化中心戏台联:
 
 
 叹其间顷刻已成千秋事业;
 
 惊此地厘分能容万里江山。
 
 
 引故论今,故事可方今事;
 
 以虚为实,虚情还比实情。
 
 
 2、陈广寒(永康)
 
 
 倚江山胜景,有卧龙飞凤,汇群山碧水,归太平湖,不分高低巨细;
 
 联五支宗盟,起崇祠杰阁,邀亿兆同源,聚东屏麓,无间远近亲疏。
 
 
 根生神农,叶出伯夷,勋著宗周,功开秦汉,祖德千秋炳青史;
 
 郡望东平,源系河南,派分在浙,支衍永邑,新祠百代荐蒸尝。
 
 
 溯浙学渊源,吕氏门中多俊杰,名标史册斐声宇内;
 
 追时代潮流,东屏山下富英豪,功著今朝饮誉中华。
 |